盛夏的上海,蝉鸣裹挟热浪席卷城市,7月19日,在“山水有情:杨景和墨象世界里的心境对话”展厅内,却似有一泓清泉流淌。艺术家杨景和以笔为舟,引观众驶入水墨构筑的山水之境——这里山川可呼吸,云雾含诗语,现实与想象在宣纸上共生共舞。
超链接
“山水有情”四字,实为杨景和艺术探索的澄澈注脚。其笔下山水,非冰冷客观的景物摹写,而是饱含温度的“心境对话”,它穿透了笔墨载体,使观者得以在画中寻见共鸣与栖居,将中国人“可行可望、可游可居”的山水理想推向极致。
超链接
杨景和以澄澈心胸观照万物之道,笔墨清润柔和,构图删繁就简,于画面中开辟出一个静谧、深远且引人沉思的诗性空间。其画境似无声的邀约,引观者步入心灵可以栖居的山水之中,在喧嚣的尘世外暂寻一方安顿之所。超链接
于艺术语言上,杨景和孜孜探索。在传统笔墨之根脉上,汲取现代审美的新风,为山水画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注入时代气息。其构图常于有限尺幅中营造开阔气象,线条如溪流般灵动,墨色层次丰富微妙;色彩运用则敢于在传统基础上突破,焕发出既古雅又清新的视觉韵律。 超链接
展览现场,杨景和即兴挥毫,宣纸上腾跃的线条,恰是其艺术哲学的缩影。观众们游弋于水墨山河之间,或驻足凝望,或俯身细读题跋,身影在巨幅山水前定格、穿行,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的雅集图卷。
超链接
中国美协会员 杨景和《清凉幽居》
当观众离开展厅时,暑气未消,而心中已驻一片清凉山水。杨景和以笔墨铺就的心境山水,早已越过展厅的界限,连接传统文脉与当代人的精神故乡,这证明水墨之河从未停止奔涌——它正流向更辽阔的想象之海。